传媒扫描
科学时报:科学基金让创新群体更“闪耀”——记中科院数学院创新研究群体
发布时间:2011-07-01

记者 潘希 通讯员 许清 发表:《科学时报》 发表时间:2011-07-01  

不久前,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科院数学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程代展和助理研究员齐洪胜的论文《布尔控制网络的能控性与能观性》被评为2008~2010年度《自动化》刊物最佳论文奖(方法与理论类)。这是中国内地学者首次获此殊荣。

这仅仅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下,中科院数学院取得众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其中一项。

目前,中科院数学院有6个“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分别是“分析数学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随机复杂数据与随机复杂结构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控制科学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科学与工程计算的方法和应用”,都分别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

成果的取得,标志着中科院数学院的科研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以中科院院士郭雷为核心的“控制科学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创新群体,经过多年稳步发展,目前这支13人的研究队伍拥有2位中科院院士、3位 IEEE Fellow和 IFAC Fellow、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多半成员在国际著名学术组织或国际顶尖学术刊物中担任职位。群体成员中不乏精兵强将,也包括多位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人。这个研究群体近年来不断作出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例如,“反馈机制的最大能力与极限”,“网络信息论与大型无线网络通讯理论”、“半张量积方法在布尔网络中的应用”、“高维偏微分控制系统的几何方法与适定正则性”、“有限信息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辨识”、“非平衡大群体动力系统的同步理论”等,对提升我国该领域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

由周向宇、王跃飞研究员带领的“分析数学的若干前沿问题研究”群体在“流形上的分析”中若干重要前沿方向提出了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启了新研究课题,并取得了多项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特别是解决了菲尔茨奖得主McMullen提出的“几何有限有理函数的拓扑特征刻画问题”和负曲率流形理想边界光滑刚性的Gromov-Kanai-Katok猜测等重要问题。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20篇,出版专著丛书4部。群体成员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

“以方法创新服务宏观决策,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学科发展”,一直是“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创新群体的宗旨。以汪寿阳研究员领军的管理决策创新研究群体,以管理科学、数学、经济科学、计学、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为工作重心。他们将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涉及到粮食产量预测、外汇汇率预测、外贸进出口预测、农产品价格预测、能源价格预测和中国宏观经济分析等。几年来,向国家有关部门报送的预测和政策研究报告中,30余篇得到胡锦涛总书记或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近80篇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或国务院办公厅采用。发展了一些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例如投入占用产出技术及以此为核心的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等。这支研究队伍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学术骨干和青年才俊,目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三年来,在巩馥洲研究员领导下,“随机复杂数据与随机复杂结构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创新群体,瞄准随机复杂数据与随机复杂结构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的前沿领域,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不仅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水平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而且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许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成果。特别地,马志明院士等提出了用Q过程来刻画用户上网行为的新思想,微软研发人员据此提出了利用用户上网时间记录,来推算网页重要性的新算法(BrowseRank 算法),引起广泛关注,被网上的文章称为微软试图战胜Google的武器。在项目执行期间,1人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Fellow,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人获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参与编辑或撰写专著与丛书7部。

在高小山研究员领导的“数学机械化方法及其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创新群体项目中,在数学机械化理论和算法、信息安全的基础理论、高档数控系统核心算法和智能网络软件平台开发等方向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包括微分差分系统的特征列方法及其在控制系统可达性判定中的应用,多项式全局最优问题的可信最优解算法,微分周形式与微分结式理论。李伟、高小山和袁春明的文章“Sparse Differential Resultant”(稀疏微分结式)荣获国际计算机协会(ACM)符号与代数计算专业委员2011年颁发的唯一的ISSAC杰出论文奖。支丽红研究员最近在符号和数值混合计算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于2010年荣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1年3月,国际著名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刊登了潘彦斌和邓映蒲关于Cai-Cusick格密码体制的论文,其审稿意见认为该密码体制已被完全攻破。群体成员还获得200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今年是“科学与工程计算的方法和应用”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运行的第一年,汇集了陈志明、袁亚湘、洪佳林、徐国良、周爱辉、张林波等一大批知名的数学专家。主要目标是面向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学科前沿,大力加强基础计算方法研究,尤其是适应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需要,创造和发展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计算方法,解决重大应用领域提出的关键模型与算法问题。在“新型计算方法与理论研究”、“材料科学中的多尺度计算”、“面向复杂系统的电磁和流体自适应计算”等领域确定了重点研究方向。

纵观这些创新研究群体,多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他们由过去几名青年骨干发展到现在十多人的团队;由过去攻克前人遗留的难题为主,发展到独立提出新问题、开启新方向;由过去侧重自身理论研究,到大力拓宽研究视野、积极开展交叉与应用研究;由过去个别人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大文章”,到目前发表这类文章变得很平常;由过去个别人在国际学术界任职或获得国际奖励,发展到现在一批人在国际学术界任职并担任重要国际学术奖励评委或主席。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学院这支生气勃勃的研究群体将继续勤奋钻研,努力开拓,不断向科学高峰和国家需求难题发起冲击,以出色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成为数学领域“远航的动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