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级
人物介绍

  丁夏畦,数学家。我国偏微分方程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开拓者。长期致力于偏微分方程、函数空间、数论、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和数值分析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并作出了一系列突出贡献。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数学人才。 

  丁夏畦,男,19285月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县(今桃江县),195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即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78年在数学研究所晋升为研究员, 后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他是首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著名数学家之一。1985—1994年任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978年全国的科学春天来临,全国召开了科学大会,他获得了两项全国科学大会奖,一项科学大会院重大成果奖;1980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二等奖;1988年他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9年在庆祝中国科学院成立40周年之际,丁夏畦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9年底丁夏畦获得了《第四届华罗庚数学奖》。2000年丁夏畦又获得了《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早在1965年丁夏畦就作为以吴新谋教授为团长的3人代表团成员之一出席了在匈牙利召开的《国际微分方程会议》,1980年他作为以华罗庚教授为团长的中国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家10人代表团的成员之一,访问了美国。1994年在美国召开了以美国科学院院士J.Glimm为主席的《第五次双曲问题国际会议》,丁夏畦为该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1996年丁夏畦和刘太平任会议主席在香港召开了《第六次双曲问题国际会议》。 

  他曾担任《应用数学学报》、《数学物理学报》和《应用数学》三个数学杂志的主编。是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常务理事和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论委员会主任。 

  丁夏畦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5060年代,他在数学所培养的学生和长期在他影响或帮助下工作的同志,有些已经成为有名的数学家。1980年起,他培养了2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硕士研究生,还有两名博士后。其中陈贵强是丁的博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后即被美国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邀请访问该所二年,接着又被芝加哥大学高薪聘请在该校工作四年。陈贵强1991年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斯龙奖。现为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岩岩是丁夏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即被美国纽约大学柯朗研究所接受为博士研究生,师承数学大师里尼伦伯格(Nirenberg)1993年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斯龙奖,现为美国洛铁捷尔斯(Rutgers)大学教授,李岩岩在国际数学家联盟大会上(ICM2002)被邀请作45分钟报告。朱熹平是丁夏畦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山大学,是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现任中山大学数学研究院院长,1998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晨兴数学奖银奖获得者。张立群是丁夏畦的博士研究生,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陆云光是丁夏畦的博士研究生于2004年入选中国科技大学百人计划,现是哥伦比亚科学院院士、哥伦比亚国立大学教授。曹道民是丁夏畦的博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的入选者,199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 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黄飞敏、王振丁夏畦的学生,2004年获得美国SIAM杰出论文奖,这是中国学者首次获此殊荣,黄飞敏、王振均由助理研究员破格晋升为研究员。黄飞敏于200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黎曼高斯众口传,而今早已不新鲜, 

  神州必有名家出,辉映科坛千百年。 

  1994年,丁夏畦院士在中科院应用数学所全所大会上朗诵了这首在清朝诗人赵翼的著名诗篇上他稍加改写的七绝(见上),以鼓励全所青年破除迷信,大胆创新。丁夏畦本人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爬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几十年里,丁夏畦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地、创造性地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表了学术论著百余种,其中学术论为114篇,专著和主编的论文集6种,科普读物3种。他的研究工作面很广,涉及偏微分方程、函数空间、数论、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和数值分析等。尤以偏微分方程和函数空间的贡献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