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启铿,1927517日生于广东省佛山市。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著名数学家,国际上多复变与复几何交叉领域的先驱者之一。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首届“华罗庚数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项。  

  作为华罗庚先生归国后的第一批亲传弟子,陆启铿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执着,在多复变和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大量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取得了国际瞩目的杰出成就,至今仍有广泛深入的影响。他的相关成果在国际上被称为“陆启铿定理” 、“陆启铿域”、“陆启铿不变量”和“陆启铿常数”;他提出的“陆启铿猜想”是建国后国际数学界首次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猜想,至今仍为多复变的研究热点。陆启铿先生也是我国数学物理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之一,影响和推动了中国数学物理的研究。他率先认识并明确给出规范理论中的物理概念与纤维丛联络论中的数学概念的对应关系,正是这种“对应关系的认识”被Donaldson称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陆启铿耄耋之年,仍然勤耕不辍,发表多篇具重要新思想的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国际上被称为“基本的不等式”。 

    陆启铿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培养起国内第一支多复变领域研究的基本队伍。他培养的学生大多已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并涌现出多名院士和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包括陆汝钤、钟家庆、周向宇、管鹏飞、刘克峰等国际著名学者。习近平总书记20142016年两次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多复变列为新中国的代表性科学成就,这是党和国家对华罗庚先生、陆启铿先生及其传人的工作的高度肯定。   

   陆启铿于19801983年主持数学所工作期间,为恢复正常的科研秩序、重建研究生培养制度、扩大国际学术交流等付出大量心血,建立了沿用至今的以学术为中心的学术委员会制度,为数学所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陆启铿先生为人正直、公正、坚毅,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他幼年时因患骨髓灰质炎导致终生双腿残疾,但他从不以身残而自弱,他以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勤奋,一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来源:“人与事”专栏采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