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关泉是我国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领域的杰出专家学者。
张关泉先生于1937年7月3日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一名高级技术工人,母亲是一位慈爱勤劳的家庭主妇。
张关泉1956年9月-1957年8月在乌克兰基辅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57年9月-1961年6月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在苏联著名计算数学家Nicolai Bachvalov的指导下完成了本科论文获得学士学位。1961年加入由冯康组建的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数学研究室。1965年12月-1967年6月访问巴黎大学理学院。
1977年底,科学院安排张关泉到中国驻巴黎大使馆工作。赴任后,他白天忙于处理外交事务,晚上身处斗室,沉浸于“文革”初期未完成的研究工作。他将科学工程计算中广泛应用的著名的“不变嵌入法”和“追赶法”纳入了统一的理论框架,提出了在非常一般化条件下解决这个困难问题的方法。他的这项研究成果于1981年发表在《计算数学》上,比著名学者H.B. Keller等人在1982年发表的结果更具有普遍意义。张关泉对科研工作如此痴迷,在冯康的极力要求下,科学院提前终止了他的使馆工作。这就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张老师的外交官生涯”。
1983年以前,主攻计算流体等的初边值问题计算方法研究。对在科技领域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若干计算数学问题特别是空气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几个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计算物理问题。
1983年,张关泉放弃了自己驾轻就熟的计算流体问题,受命组建“地球物理勘探问题计算方法研究组”,转向“数学物理方程反问题”这一全新领域的研究。其最杰出的工作是对波动方程的反问题做出了系统而深刻的理论研究,并且发展了一套基于波场分解的独特算法。他创造性地将拟微分算子理论应用于波动方程,从数学上严格地阐述了由著名地球物理学家J. Claerbout提出的单程波方程概念,并且构造性地给出了任意阶精度单程波方程的积分、微分算子逼近公式。这个工作影响深远,导致了在地震勘探方面一系列的重要理论和应用成果。
张关泉长期与石油、地矿等生产部门合作,在油气勘探中的地震信号处理特别是偏移成像算法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成为中国偏移算法方面的重要代表。进入21世纪后,他被国际著名的大型石油服务公司CGGVeritas和中石油物探局的东方地球物理软件公司聘请为科研顾问至今。随着叠前深度偏移在国际石油勘探的广泛应用,他的工作引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创新成果,在国内外的工业界有广泛的影响。
张关泉先生的工作既有创造性的算法构造,又有深刻系统的理论分析;他的研究横跨了计算数学、勘探地球物理、航天工业的多项领域,致力于解决实际应用难题,并且卓有成效。他的很多工作在国际上被广为引用并多次获奖。张关泉先生培养的学生也大都在国内外地球物理学界或工业界工作,他的研究工作把理论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贡献在数学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生产中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获奖情况
1986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3年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获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颁发的Geophysics刊物最佳论文奖(SEG's Best Paper in Geophysics Award): Theory of true-amplitude one-way wave equations and true-amplitude common-shot migration, Yu Zhang, Guanquan Zhang and Norman Bleistein, Geophysics 2005, 70:4, pE1-E10.
2008年获苏步青应用数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