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事、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思会,来悼念我们德高望重的吴文俊院士。首先我谨代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全体同仁对吴先生的逝世表示深深的哀思,并向先生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吴先生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的数学家之一,多年来为我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国科技界与数学界的杰出代表与楷模。他的多项独创性研究工作使他在国际、国内产生广泛的影响,享有很高的声誉。
吴先生于1951年回国,曾先后在北京大学工作一年后、1952年起中科院数学所、中科院系统所及现在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工作,是系统科学所创所所长之一, 前后66年。曾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5-1987),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1992-1994),全国政协委员、常委(1979-1998),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1993年开始任中国科学院系统所名誉所长。 吴先生的研究工作涉及代数拓扑学、微分拓扑学、代数几何学、对策论、中国数学史、数学机械化等多个数学领域,尤其在拓扑学与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他建立的示性类和示嵌类被称为“吴示性类”和“吴示嵌类”,发现的示性类之间的关系式被称为“吴公式”。当时的这一重大突破成为影响深远的经典性成果。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称赞吴“对纤维丛示性类的研究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七十年代后期,他年近60岁、开创了崭新的数学机械化领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被认为是自动推理领域的先驱性工作。这些工作对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影响深远。
由于在拓扑学示性类及示嵌类方面的出色工作,吴文俊与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荣获1956年国家第一届自然科学奖的一等奖;1997年获得国际自动推理最高奖厄布朗(Herbrand)自动推理杰出成就奖。 2000年,吴文俊由于对拓扑学与数学机械化的贡献,获得首届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2006年吴文俊由于 “对数学机械化新兴交叉学科的贡献 ”与美国数学家David Mumford共同获得了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 “邵逸夫数学奖”及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评奖委员会认为:“通过引入深邃的数学思想,吴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该方法被证明在解决一大类问题上都是极为有效的。”“吴的方法使该领域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性变化,并导致了该领域研究方法的变革。” 他的工作“揭示了数学的广度,为未来的数学家们树立了新的榜样。”
吴先生也特别推崇中国古代数学,认为中国古代数学不但要振兴,还要复兴。他积极倡导中国数学史研究,支持《九章算术》和刘徽、秦汉数学简牍和宋元明清数学史的研究,迅速改变了中国数学史学科的中落状态,使中国数学史研究呈现从未有过的繁荣景象。
吴先生一直希望中国能够成为数学强国,为中国数学界的组织建设和学科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关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特别是对基金委数学方面的工作,给予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曾与陈省身、程民德、胡国定等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共同提出“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成为数学强国”的宏伟目标。这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数学天元基金起了推动作用,吴文俊先生曾亲自担任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负责人,为数学天元基金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为青年数学人才的培养、为数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中科院数学院于1998年成立时,吴先生已近80岁,他从未在数学院担任过任何学术管理任职,但是他对数学院的发展十分关心,我从2003年以来,每年均去看望吴先生。每次去看望他时,向他介绍数学院近期出现的重要成果,他都由衷的高兴。2004年吴先生参加了数学院组织战略研讨会,参与了数学院凝聚学科方向的讨论,支持将离散数学、理论计算机科学、数学机械化三个学科方向合并为计算机数学一个方向。
吴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潜心学术,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堪为学界典范。身为大家,却极为平易近人,他以精深的学术修养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展示了一位科学大家的崇高形象,也以自己实际行动感动和影响着身边的人。他非常关心国内数学发展情况、每每乐见中国产生出杰出人才和有影响的成果;吴先生强调创新、强调独创、指出发展中国数学要有信心,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吴先生是一位有“大学问、大智慧、大胸怀、大仁善”的大家。
吴先生为发展我国的数学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他的创新精神、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崇高的科学品德和伟大的科学成就将长久铭记在我们心中!
王跃飞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