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吴文俊数学中心成立
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2019年05月10日 责任编辑:李敏妍
纪念吴文俊诞辰一百周年专题片:《中国数学家的骄傲——吴文俊》
5月9日,在上海交大著名校友、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吴文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纪念吴文俊院士诞辰一百周年暨数学科学与数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交大闵行校区举行。13位中科院院士、近90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交大,共同缅怀纪念吴文俊先生的数学成就与科学精神,并就中国数学发展之路展开研讨。开幕式上,旨在打造中国数学学科创新高地的“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揭牌成立。
与会嘉宾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袁亚湘,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席南华,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伯驹,吴文俊家属代表吴天骄分别致辞,深情共忆吴文俊先生一生始终坚持的敬业精神、爱国情怀、治学态度和热爱人文、关注教育的生活点滴,以及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和中国数学史研究领域做出的划时代成就,为我国的现代数学事业和数学史学科发展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并对上海交大吴文俊数学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中心的发展表示支持,期望上海交通大学的数学学科能够不懈努力、勇攀高峰,为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姜斯宪书记、林忠钦校长与姜伯驹院士、席南华院士、袁亚湘院士、吴天骄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吴文俊数学中心揭牌。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林忠钦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在致辞中深切怀念了吴文俊先生一生的伟大成就,鼓励我们学习和传承吴文俊先生献身科学、永攀高峰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心系祖国,甘于奉献的爱国情怀;以及淡泊名利,潜心治学的精神。姜斯宪表示,一直以来吴文俊学长关心、关注母校发展,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学校愿以成立吴文俊数学中心为契机,继承发扬以吴文俊学长为代表的交大先贤精神和品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姜斯宪殷切寄语,希望交大数学科学学院把握发展关键机遇、担负光荣使命责任,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数学学科做出交大人的努力与担当。
林忠钦表示,吴文俊学长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吴学长曾多次谈起,自己的父亲是上海交大前身南洋公学毕业的。“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是他对交大年青学子殷殷嘱托,他一生情系母校,时时关心母校的发展,交大也为培养出吴文俊院士这样的杰出人才感到光荣。交大成立吴文俊数学中心,将努力搭建培养新一代数学人的学术平台,传承吴老的数学精神和崇高品质,积极开展前沿领域研究,汇聚海内外杰出人才,为推动中国数学事业的新发展而不懈奋斗。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报告会由励建书主持。李邦河、高小山、李文林分别作报告,聚焦“吴文俊对拓扑学的伟大贡献”“吴文俊与数学机械化”“丝路精神,光耀千秋——论吴文俊院士的数学史遗产”。
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制作的纪念吴文俊诞辰一百周年专题片《中国数学家的骄傲——吴文俊》(点击标题可观看视频)在开幕式上播放,引发强烈反响。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奥赛科学学院教授白安雅,特地向吴文俊数学中心捐赠了她珍藏的吴文俊博士论文。数学科学学院院长李从明接受这份研究吴文俊数学思想的重要文献,并将其永远珍藏于吴文俊数学中心。
据悉,《论吴文俊的数学史业绩》纪念文集也同时出版,以缅怀、颂扬吴文俊先生对中国数学史事业的丰功伟绩,总结中国数学史学科发展的历程,并以此为契机,思考如何以吴文俊先生为榜样,开创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石钟慈院士、严加安院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郭雷院士,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李邦河院士,复旦大学洪家兴院士, 山东大学彭实戈院士,北京大学王诗宬院士,复旦大学陈恕行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励建书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学物理科学部主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江松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王东明研究员,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数学系杨彤教授,欧洲科学院、国际科学史研究院、利奥波第那科学院院士、美国哲学会会士、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七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林力娜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约瑟夫·道本 (Joseph W. Dauben)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数学史学欧·梅(O.May)奖获得者、丹麦罗斯基勒大学延斯·霍伊鲁普(Jens H?yrup)教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吴文俊丝路数学与天文基金执行主席李文林教授,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小山研究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刘钝教授,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西北大学曲安京教授,韩国数学史学会会长、韩国高丽大学金英郁(Kim Young-wook)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丁奎岭院士,党委常委、副校长毛军发院士出席开幕式。此外,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各兄弟高校的代表、我校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
交大吴文俊数学中心:将中国数学发展引向纵深
吴文俊曾说过,“中国数学的道路跟西方欧几里得传统的所谓公理化的数学道路是不一样的”“不要追求纯而又纯的数学,不要孤立,应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这位在数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为复兴中国古代数学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毕生都在探索中国数学学科如何走自己的路、如何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为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数学学科建设鞠躬尽瘁。
如今,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在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都取得长足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数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并为中国从数学大国向数学强国的发展贡献交大力量,交大数学学科围绕“推动数学学科向更深层次的纵向发展”的目标,将致力于对基础数学中的世界难题进行攻关、向更广的研究领域进行横向扩展、为当前新兴热门领域提供重要的数学支撑。这也是吴文俊数学中心的建设愿景。
该中心将重点在基础数学、数据科学、数学史领域开展相关研究,致力于数学科学前沿研究,寻求在基础数学与数学史领域重大问题上的突破,进一步开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特别是以数据科学中关键数学方法与技术瓶颈问题为导向,力求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开辟引领重要研究方向。吴文俊数学中心成立后,将公开邀请世界公认的知名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加盟,同时邀请高级访问学者参与学术交流合作,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吸引一批吴文俊学者。该中心的成立将助力交大数学学科步入更高、更强的层次。
吴文俊:“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园,有一条与学森路齐名的文俊路,这是上海交大师生以自己的方式向杰出校友吴文俊致敬。吴文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依然对母校怀有深深的赤子情怀,他曾多次深情地表示,“我的数学底子是在交大打好的”。他当时就读的交大数学系,加上物理系、化学系的三个班,加起来也不过三十几个人,这些学生大学一、二年级合在一起上课,当时数学、物理是两门主课。吴文俊大学一年级的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再加上交大学风很好,更激发了他对数学的兴趣。二年级开学前夕抗日战争爆发,交大被迫迁到法租界继续办学,艰苦的岁月里,交大师生还是照样读书、照样考试。这种朴实严谨的良好校风使吴文俊受益良多。吴文俊表示,在交大的求学经历,对他的人生方向和思想性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吴文俊长期以来一直关心、关注母校发展。2006年,上海交通大学110周年校庆时,吴文俊担任校庆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并为母校题词“勇攀高峰再创辉煌”,表达了深切祝福和美好寄愿。在上海交大百年建校纪念时,吴文俊专程回到母校,看望了老师,与同学们举行了“科学观与人生观”的座谈;他还回母校参加了数学系40届学生毕业60周年联谊会。此后,他又从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到交大为母校师生作学术报告。吴老说:“我很少回上海,但是,一旦回了上海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回母校看看,然后去看望在我的事业中给我带来极大帮助的赵孟养同学,我们之间的友情是非常深厚的,我们在一起常回想起大学时的情景,并可以从他那里了解一些母校的发展情况”。
在谈到对上海交大的数学学科建设时,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上海交大是个在工程技术方面很强的高校,而数学在与这些方面有紧密的联系,我们不要太追求纯而又纯的数学,应与某一个方面相联系,比如力学与数学就是平行发展的,我们要看到它们的联系之处,而不要把某一门学科孤立起来,对数学要加深理解。我希望母校能够继续保持朴实无华的学风。”当有人问他对交大的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时,吴老回答说:“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视频报道:http://v.sjtu.edu.cn/reports/report2-1607.html)
作者:杜欣 祁洁
摄影: 梅秋武
供稿单位: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