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12日,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学术年会(2019)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举办。本次会议由数学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管理评论》杂志社协办,顾基发院士和汪寿阳院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会议开幕式由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秘书长Pierre Bricage院士主持。
Pierre Bricage院士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汪寿阳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副院长顾基发院士,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唐锡晋研究员,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长Stuart A. Umpleby院士,拜耳陶隆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主任Stefan Blachfellner院士,以及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Ray Ison院士分别致辞。
汪寿阳院士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对各位嘉宾和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系统与控制科学在科学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系统理论与控制论:发展与教育”,旨在为系统与控制理论、方法研究的优秀成果与前沿研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原创性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工作,希望本次会议取得成功。
大会共同主席汪寿阳院士致辞
顾基发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本次会议在前几届基础上更是集多方之力,推动系统与控制的教学与科研。他指出,长期以来,国际系统科学与控制科学院为世界系统与控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大会共同主席顾基发院士致辞
唐锡晋秘书长回顾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的发展历程,她表示系统与控制学科的发展需要与国际同行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秘书长唐锡晋研究员致辞
Stuart A. Umpleby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在相关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学术年会为系统与控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长Stuart A. Umpleby院士致辞
Stefan Blachfellner主任在致辞中表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学术年会聚集了系统研究领域的不少著名学者,有利于研究成果的合作交流。
拜耳陶隆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的总经理Stefan Blachfellner致辞
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主席Ray Ison院士表示,会议为国际系统与控制学者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将产出更多的优秀研究成果。
Ray Ison院士致辞
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7位国内外系统与控制领域知名学者作了大会报告。Stuart A. Umpleby院士在题为“Some Examples of How Systems and Cybernetics Can Contribute to Traditional Disciplines”的报告中,通过例子说明系统和控制论是如何为传统学科做贡献的以及系统和控制论未来的发展方向。在“The Mis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System and Cybernetic Science: Some Recent Discoveries”的报告中,Stuart A. Umpleby院士介绍了国际系统与控制领域正在研究的问题、系统和控制论领域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中国、俄罗斯、美国和欧洲的新的理论和方法。他指出系统和控制论领域的学者从传统学科中学习和整合知识,努力寻求更通用的理论和更有用的方法。
世界系统与控制论组织(WOSC)主席、英国Syncho研究部主任Raul Espejo院士在题为“Enabling Local People and Groups To Support Global Organisational Development”的演讲中首先明确了世界组织与控制论组织(WOSC)的目标是将控制系统科学家与政治家,从业者和学生们在各个层面进行辩论,从当地社区到全球社会,应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Raul Espejo院士强调了组织的发展动态,并介绍了自组织的交互过程。
接着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主席Ray Ison院士发表了“From Recovery of Cyber-Systemic Sensibilities to Fostering Cyber-Systemic Thinking in Practice Capabilities: Fifty Years of Experience at The Open University”的主题演讲,通过借鉴英国大学的经验,阐述了什么是“良好的”网络系统性能。
IEEE TSMC主编陈俊龙院士在题为“Data Modelling and Analysis Using the New Discriminative Broad Learning System”的报告中,分享了宽度学习在图像识别、时间序列预测的应用,介绍了他开发的判别宽度学习系统(BLS)和推导出的稳健宽度学习系统(RBLS),另外展示出了几种BLS变体的框架及其数学模型结果,认为BLS/RBLS及其变化在函数逼近、时间序列预测、人脸识别和数据模型等方面的回归性能优于现有的几种学习算法。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秘书长Pierre Bricage院士作了题为“'Hosting Capacity' vs 'Capacity To be Hosted': Emergence and Maintenance of Sustainability. The living systems keystone solution: ARMSADA (Associations for the Reciprocal and Mutual Sharing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的报告,他从“我们能从研究生命系统的功能中学到什么”、“数十亿年来所有的生命系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人类系统与野生系统:对生态系统的对抗?”三个方面讨论了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问题。
拜耳陶隆菲系统科学研究中心(BCSSS)主任Stefan Blachfellner院士做了题为“From Science Heritage to Present Design and Future Practic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Research Field”的主题演讲。Stefan Blachfellner院士介绍了BCSSS致力于将系统科学成果与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应用相结合及其在十年间成长为的国际知名机构的历程,强调分享科学系统和控制成果的重要性。随后介绍了BCSSS现在正在支持和已经发展的合作机构和组织,并表达了希望与更多系统组织合作的意愿。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副院长顾基发院士作了“Wuli-Shili-Renli-System Approach and Third Order of System Science”主题演讲。顾基发院士提出了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并介绍了其最新发展与应用。他指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将系统方法由硬科学转向软科学、由西方转向东方,认为中国系统方法论不能只跟随西方的想法,借用中国自己独特的、悠久的文化和传统,同样可以取得物和事的进步,甚至在不少地方可以赶上和超过西方。最后,顾基发院士指出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和三级控制论是一致的。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陈翰馥院士、蔡小强院士等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Stuart A. Umpleby院长代表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在大会闭幕式上致辞,他对此次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表达祝贺和感谢,并表示“系统与控制科学”将继续促进相关理论研究与方法应用在世界的发展,给更多的学者和企业与政府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大会共同主席顾基发院士代表主办方致闭幕辞,对主办方和协办方的会议工作人员表达感谢,同时肯定此次会议的重要意义,相信下一届会议将更加精彩。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