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5-06-15 来源:《瞭望》2015年第24期
■ 今年夏粮有望“十二连增”
■ 丰产背后,也存在着资源环境瓶颈、支持政策效应递减、劳动力成本提升等约束与危机
芒种过后开镰,迄今全国夏粮收割已近尾声。
以小麦和早稻为主的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四分之一左右,是我国重要的口粮品种。农业部网站近日消息显示,如果后期不出现大范围干热风、倒伏等灾害,今年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冲刺十二连增。
在接受《瞭望》采访中,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陈锡康与杨翠红两位研究员亦对夏粮增产持乐观态度。以陈锡康为首的课题组从1980年开始专注于全国粮食产量的预测分析,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粮食产量预测团队。
从宏观而言,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两大因素。杨翠红为本刊具体分析,本年夏粮面积稳中略增,达到4.15亿亩,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这背后主要源于种植结构的调整,譬如黄淮海地区减棉扩麦,长江流域减油(油菜)扩麦。
从单产角度观察,杨翠红表示,构成小麦单产的三大要素呈现“两增一减”的特点,即亩穗数增加,穗粒数略增,千粒重略减。总体评估,单产会继续提升。
展望全年粮食生产形势,陈锡康预测,只要夏秋季节主要产粮区不发生大面积的严重干旱,今年全国粮食将继续保持增产的势头。
连续多年的增产也在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起点,未来中国粮食产量每上一个台阶都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陈锡康说,在“十一连增”之后,中国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艰难”的因素约束,这包括资源环境瓶颈、支持政策效应递减、劳动力成本提升等。
天时地利人和促夏粮丰产
作为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产业,粮食丰歉常常要看“老天”的脸色,回首夏粮播种的历程,北方小麦的主产区基本上风调雨顺,为近年来气象条件较好的一年。
夏粮的主要产区东北、华北自去年麦播以来,小麦生育期的重要节点基本都伴随降水过程。尽管3月份出现了“倒春寒”天气,但降温幅度不大,降温持续时间不长,小麦基本未遭受晚霜冻害。
4月份,北方冬麦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降雨,增加了田间湿度,这有利于小麦的迅速灌浆,形成大穗多粒,直接促进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以河南为例,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调研,洛阳、三门峡等传统旱地麦区因雨水充沛,小麦单产预计较上年增加10%以上,生产形势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周口、商丘、南阳、驻马店4个夏粮生产大市,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左右,生产形势也明显好于上年,增产量预计占全省的70%。
今年,这个小麦主产区麦播面积达8170万亩,比上年增加60万亩。作为中原粮仓,河南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中小麦产量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老天帮忙只是外部有利因素,更重要的增产动力来自于科技的支撑。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徐为钢表示,通过面积、单产、总产三组数据的对比发现,过去10年,在播种面积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总产增加的动力主要源于单产的提高。
他表示,单产的变化,是品种更新、种植技术和生产投入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品种的贡献率要占到一半以上。
从全国范围观察,品种结构优化的速度也在提升。2015年,具有籽粒硬质、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等优点的强筋小麦的播种面积继续增加,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
秋粮前景乐观
夏粮丰产在望,秋粮前景亦有多重利好条件,陈锡康和杨翠红表示,抛开政策支持、科技提高等常规因素外,今年秋粮增产前景乐观还有一些特殊背景。
其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利于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从而促进粮食增产。
从第一季度观察,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粮食大省吉林在全省多个县区的调查显示,国产尿素价格下降了8%,国产氯化钾价格下降了6%,农用柴油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在玉米、水稻市场价格微涨的条件下,农资价格的下降有利于提高种粮的效益。
其二,种植结构变动可以进一步提升粮食总产。
3月份,中国棉花协会、中棉所和中储粮三大机构分别对产棉区农户种植意向的调查结果分析,今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将比去年减少20%左右,减少的大部分棉田将用于种粮。
陈锡康的课题组对全国16个省区的调查显示,今年大豆、油菜籽、甘蔗的种植面积都将减少,稻谷和玉米等高产作物会增加。
以大豆为例,今年种植面积可能减少200万亩左右,相应地将增加玉米等种植面积。大豆为低产作物,去年大豆亩产为238斤,玉米亩产则达到775斤,如果200万亩大豆改种玉米,全国粮食产量可以增加10亿斤以上。
其三,部分地区将实现恢复性增产。
2014年,中国很多地区发生旱灾,尤其是以东北为主的粮食主产区遭遇多年罕见的旱灾影响,粮食出现减产,辽宁一省粮食产量下降了近90亿斤。陈锡康预测,今年东北和内蒙古将同比增产150亿斤左右。
自然灾害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关键变量,中国气象局等多个部门对今年汛期的总体预测结论是,本年度汛期气候总体状况偏差,旱涝灾害较2014年偏重。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可能出现较严重的汛情,华北大部和西北部分地区干旱的可能性较高,做好有效的防灾准备是秋粮生产的首要任务。
连年增产背后的现实危机
从2004年开始,中国在粮食增产的高速轨道上一路奔驰,2014年之前的11年,中国每年粮食增产的数量达到320亿斤。截止到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比2003年增加了3500亿斤以上,相当于3个河南省的粮食总产量。
但如此快速稳定的粮食增产速度依然赶不上粮食需求的增加速度,这集中表现于粮食净进口量的大幅增加和粮食自给率的快速下降。
2003年,中国粮食净进口量为10.6亿斤,到了2014年,这一数字已经变为1798亿斤。同时,粮食自给率也由99.9%下降到87.1%。
如今,中国每年消耗掉的粮食总量在1.4万亿斤左右,即约7亿吨。2014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粮食需求简报预测,2014~2015年度,全球粮食贸易量预期3.32亿吨,不到中国需求量的一半。
正是在此背景下,近年,高层一再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并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
但是,陈锡康和杨翠红表示,在“十一连增”后,中国粮食生产继续稳定发展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难题。
一方面,中国粮食生产土地、水等资源环境的约束已接近瓶颈。杨翠红表示,由于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极少,继续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保持现有农业用水量极为困难。
另一方面,在推动粮食增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补贴政策已经逼近红线,而且,随着种粮成本上升、土地流转的推进等因素,这一政策的边际效应正在递减。
目前,国内对于小麦、玉米等品种补贴已接近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补贴额度8.5%的上限。继续增加补贴,特别是增加对粮农的各种直接补贴,将受到“黄箱政策”的限制。
即使如此,小麦、玉米和大米的国内均价不仅比国际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国内粮食价格高90%左右,甚至比运到中国口岸,加上运费、保险费和完税后的价格仍然高45%左右。陈锡康表示,国内粮价继续上升将受到国际粮价的“封顶”制约,依靠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促使农民增产的办法很难继续执行。
技术集成为农业科技方向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在播种面积短期内难有空间的背景下,未来粮食增产,唯有依靠单产的提高,而提高单产的核心武器还是科技支撑。
以此为例,陈锡康分析说,下一步更好地发挥科技支撑粮食生产的功能,关键在于各种高产技术的集成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增产的力量,将育种育苗、深耕深松、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粮食生产全链条技术结合好,实现种、水、土、肥的一体化。
这一方面需要补齐相关农业基础设施的欠账。譬如,目前18亿亩耕地中,70%左右仍是中低产田,难以应对严重干旱和洪涝灾害。农业部门要下决心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8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另一方面,则要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农业生产的一系列环节中协同攻关。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