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吴文俊:创新缘何得持久?
发布时间:2019-04-30 来源: 【字号:  
  

  本报记者 赖寄丹 

 

      吴文俊院士面对记者侃侃而谈 

  84岁的泰斗级科学家吴文俊院士至今仍活跃在数学机械化研究的第一线。1956年,37岁的吴文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随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获此奖的有华罗庚、钱学森,奖金为1万元。将近半个世纪,吴文俊在数学领域不断攀登,屡有创新。记者问他为什么能够如此长久地保持创新能力,吴文俊以他不见老态的敏锐直率回应道:“这个问题我倒要反问一下你,一个科学工作者为什么不能长久地保持创新能力?保持是正常的,不保持才是不正常的。” 

  吴文俊院士此次来广州是为参加1120日在广东工业大学举办的“可拓学创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他告诉记者,可拓学作为中国人自己的原创学科,体现了很强的创新性;对可拓学他知之不多,出席这次大会,是为了表明对创新的支持态度。 

  记者面前的吴文俊院士鹤发童颜,精神爽朗。考虑到吴老年事之高,记者原只预约20分钟采访。可是面对记者,吴老侃侃而谈,毫无疲惫之色,并不介意多聊一聊。 

  吴文俊少年才俊。说到一生所取得的成果有没有天才或灵感的因素,吴老摇头说,我不是天才,灵感也从来没有访问过我,数学是给笨人干的。 

  的确,在科学的道路上,吴文俊是一个从未停止过奋进脚步的“笨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几何定理机器证明和数学机械化问题,年近六十的吴文俊从头学习计算机语言,亲自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历尽在微机上长时间操作的辛苦。他的勤奋是惊人的,在利用HP1000计算机进行研究的那段时间里,他经常在机房里从清晨干到午夜,中间只有吃饭才休息一会儿。 

  吴文俊在数学上的攀登达到了两个高峰,一是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一是创立了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美、德、英、法、意、日等国都在致力于“吴方法”的研究,并已在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学、控制论、工程设计等方面予以应用。关于后一个高峰,吴文俊说是缘于两个机遇: 

  “我没想到会跟计算机打交道。‘文革’期间,我下工厂学习。去的是北京无线电一厂,该厂当时转向制造计算机,我就在那儿接触到了计算机。我对它的效率大为惊奇,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这是一个机遇。而另一个机遇,就是学习中国数学史,我觉得中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跟现在的计算机是合拍的,这促使我开始进行一些机器证明方面的尝试。” 

  吴老说的两个“机遇”的“合拍”,其实就是一个科学家敢于打破惯有思维的胆略和创新精神。2001年与吴文俊一同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他的“水稻语言”这样评论:“吴文俊的机器证明研究方法是中国古代数学思想跟当代计算机技术的远缘杂交。如果是近亲杂交,想必是要退化的。” 

  2001219日,对吴文俊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他从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中接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并获得500万元高额奖金。这当然是吴文俊人生的辉煌时刻,但作为科学家,他的生活也因此多了一份喧嚣。吴老笑着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一下子成了一头大肥猪了。” 

  吴老说,他还是希望回到过去的状态,搞科学需要清静。他对现在一些年轻科学工作者刚做出点成绩就封官任职表示忧虑:“年轻人太早‘胖’起来不好,会议多,社会活动多,不利于做学问。” 

  对于现在一些在年龄上“一刀切”的做法,吴老也表示了异议:“60岁就不让人工作、不让人创新啦?现在生活好,医疗条件好,人活100岁,剩下40年不能工作、不能创新,多浪费啊!” 

  《华南新闻》 (20031208 第三版) 

关闭窗口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82541851 邮箱:wu-commemorate@amss.ac.cn